“村里給俺發了棉被,工作隊還給俺捐了款……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,沒有過不去的坎!”天氣越來越冷,12月3日,記者在衛輝市蓄滯洪區探訪受災群眾時,頓坊店鄉清水河村55歲的村民李生感慨地說。 李生身體不好,干不了重活;妻子智力殘疾,沒有勞動能力。好在李生勤勞肯干,加上產業扶貧、金融扶貧等政策支持,他家于去年脫了貧。然而,幾個月前的一場特大暴雨災害,導致李生家農田絕收、房屋受損,生活再度陷入困難。在新鄉市林業局災后援建幫扶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的積極協調下,李生家的房屋得到修繕加固,政府補貼幫扶政策足額兌現,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。村里還準備成立合作社,讓李生和村民們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紅,確保穩定脫貧。 7月特大暴雨災害后,新鄉市聚焦災后重建和生產生活秩序恢復,派出58支工作隊,結對幫扶衛輝市嚴重受災的村莊。經細致排查,全市受災脫貧村達284個,受災脫貧人口、監測對象有1.3萬戶4.2萬人。該市逐村逐戶建立受災臺賬,明確了幫扶措施、責任單位和責任人。 同時,該市加大各級財政資金投入力度,增量資金分配向受災嚴重的衛輝市、輝縣市等傾斜。同時,積極爭取資金支持,加快災后重建進度,全市共爭取中央財力補助資金1.445億元,用于受災嚴重地區脫貧人口清潔家園、住房重建等災后重建項目。 為打造一支“不走的幫扶工作隊”,該市及時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輪換調整工作,根據各村不同類型和實際需要精準選派,確保派駐力量、幫扶投入、駐村時間、管理力度“四個不減”,新選派駐村第一書記230人、駐村隊員431人,全市共派出875支駐村工作隊,2693名駐村干部每周五天四夜駐村,真蹲實駐、真幫實扶。 完善激勵獎懲機制。該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納入縣、鄉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,將工作成效和評估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、評先獎優、追責問責的重要參考。結合鄉鎮黨委換屆,將19名駐村第一書記和9名駐村隊員提拔進入鄉鎮黨政班子。調研督導和評估中發現問題多或問題突出的,對縣、鄉黨委政府和行業部門有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或約談;對問題特別嚴重的縣、鄉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追責問責。全市共通報批評47人,約談64人,誡勉談話5人。 10月下旬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有效防止因災返貧致貧,新鄉市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鞏固脫貧成果12項專項行動,推動防返貧監測網格化管理、行業預警信息比對納入等專項工作的提質提標,對存在的突出問題系統排查,雙向交辦,限期整改,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。 |
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《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》,自2021年
近期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穩定糧食
近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》
一、關于加強農民合作社登記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規范農民專業合
日前,中辦國辦印發《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